灰指甲,又称为甲癣,是由皮肤浅表真菌感染指甲所导致的指甲病变。其症状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指甲颜色改变:
指甲可能变污浊,颜色变为黄色、淡黄色、褐色,甚至少部分呈现暗黑色。
正常的指甲半月可能消失,病甲还可能呈现白色、灰色等多种颜色。
指甲厚度改变:
灰指甲患者的指甲会增厚,表面可能凹凸不平,出现甲竖纹或横纹,失去正常的光滑平整外观。
增厚的指甲往往甲面没有光泽,质地变脆。
指甲形态异常:
灰指甲还可能引起指甲的损毁,如甲板萎缩、甲板脱落(完全破坏,只有少量残留在甲床上)、甲板翘起(甲下角质物脱落,甲板只有根部与甲床相连)等。
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钩甲现象,即病甲生长过长,并向掌跖侧弯曲。
脱屑与分离:
灰指甲会导致指甲与底下的甲床分离,形成甲分离现象。
指甲变厚、分层,并可能伴有脱屑。
疼痛与感染:
触碰受损的指甲时,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。
如果灰指甲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,真菌还可能蔓延至周围的皮肤或整个指头,引发甲沟炎。甲沟炎表现为病甲根部和甲沟潮红、肿胀,严重时可能导致甲周的皮肤或软组织肿胀化脓,甚至引起发热。
其他症状:
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灰指甲可能表现为全甲变质、膨起、松脆,表面疣状,凹凸不平。
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则可能伴有甲沟炎的症状,如甲周皱襞肿胀但没有甲下角化过度,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。
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初表现为甲的远端(侧缘)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,随后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,甲板可能变萎缩。
白色表浅型灰指甲则常见于指趾甲,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斑片,病甲呈脆性而刮落。
为了预防和治疗灰指甲,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避免交叉感染,及时削剪除去病甲组织,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。